编程启蒙机器人,真玩偶还是真故事?
浏览次数:
点赞数:
收藏数:
关注数:
【赞一个】 【收藏】 【关注】 【举报】 【我要收藏】
编程启蒙机器人,真玩偶还是真故事?人工智能的火热加剧了中国家长的焦虑。2017年7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提到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课程,并为一些机器人竞赛加入了应试加分机制。
2018年11月,全国首套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面世。其中涵盖了AI应用和研发以及编程课程等。
再加上科技名人的“示范效应”:埃隆·马斯克9岁就开始学习编程、马克·扎克伯格10岁开始学编程,乔布斯和比尔·盖茨十二三岁时也开始接触编程了……
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的教育思维促发了编程教育赛道的急剧膨胀,专注编程启蒙教育的编程机器人在这个时候杀了出来,只是在玩具和教具间模糊摇摆的编程机器人真是一个好故事吗?
多个风口交叉下的编程机器人赛道大神云集几乎在一夜之间,编程培训突然就超越了马术剑道、钢琴芭蕾这类“高雅贵族活动”,站在了少儿课外培训鄙视链的顶端。
在家长们看来,学习音乐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固然不错,然而编程的好处更多,两者间的区别就像“授人以鱼”和“授人以渔”。音乐美术传授的只是一项能够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技能,编程却是教会孩子具体使用一项工具,而这个工具能够从多个维度来扩展孩子的能力,机器人编程培养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码农,培养的是把科技和创意结合起来的新人类。
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《2018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》预计,2018年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,以此估计,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的规模在100亿元左右。与之对应的是少儿编程培训市场低的可怜的市场渗透率,仅有0.96%。行业预测,少儿编程培训渗透率每提高1%,整个市场规模就可扩大100亿。由于编程机器人同时站在儿童教育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多个风口下,资本随风起舞,玩家扎堆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根据编程机器人玩家背景、优势的不同,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。